客服热线:020-32385311 020-32397140

一月份中国润滑油进口3.17万吨,出口0.7万吨

2020-05-19来源:润滑与密封官网
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项目之一武汉重型机床厂改制而成的国有独资企业,目前是国内制造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规格最大、品种最多的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武重也是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重型机床分会理事长单位,是全国金切机床重型机床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单位,秘书处常设机构挂靠单位。“十一五”期间,企业完成了国家“863”大型舰艇螺旋桨用七重型轴五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重大课题技术攻关任务;承担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科技专项三个项目课题;荣获多项国家、省级奖励:CKX53160型16米数控单柱移动立式铣车床荣获2004年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国内机床行业获得的最高奖励;XKU2645型超重型数控双龙门移动式镗铣床,荣获2006年度中国工业机械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授予武重“在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荣誉称号,为全国机床行业3家获奖企业之一;数控立式车床、单柱立式车削加工中心、立式滚齿机、数控定梁龙门镗铣床、落地铣镗床等系列产品荣获湖北省名牌称号;重型数控镗铣床—XK、TK、TR、FB系列产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2007年,商务部授予“武重”牌机床“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称号,武重技术中心被国家五部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武重牌”数控立车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发“产品质量国家免检”证书。2009年经湖北省人事厅、省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重获建省博士后产业基地。2010年武重又获批建设机械工业高档重型机床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武汉市是我国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在全国有传统优势,以武重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正在发挥支点作用,为“武汉制造”向“武汉创造”转变,实现老国有大型企业焕发新春,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武重的销售收入保持28.5%复合增长率,利润总额保持56%复合增长率,上缴税金保持52.5%复合增长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盈利水平排在我国重型机床行业首位。

十年间,武重经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权、人事和后勤改革,武重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较大变化。进入新世纪以来,武重以搬迁改造为契机,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思路,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抢占国际重型机床高端市场,在为国家重大工程及项目提供了一批重特大数控装备的同时,向欧美等发达国家出口了多台高档重型数控机床。

搬迁改造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在企业跨越式发展之时,武重对自身的未来发展萌发了担忧:设备老化,生产能力受限;地处武汉繁华的内环线,将来势必与城市发展规划不和谐。搬迁改造既是势在必行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搬迁改造。2001年武重提出“土地置换搬迁改造”的思路,得到省委省政府及武汉市委市政府的肯定。2005年,根据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国家发改委按照温家宝总理作出的“把发展数控机床列入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优先发展的产业”指示,制定了《国家数控机床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06年,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湖北省和武汉市则分别在省、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到支持武重,武汉市政府还发文,把内环线划为了城市规划发展中的工业发展中的工业发展严格限制区。武重以此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迅速制订了“数控重型机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产品系列型谱”和以实施整体搬迁改造建设新厂为主线的“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思路和措施。

2007年11月29日,武重新厂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产业园奠基。2008年7月26日,武重自制第一台技改装备XKD2755数控重型双龙门四铣头镗铣床在新厂安装就位,并投入试生产,这标志着武重新厂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09年12月24日,武重铸锻公司新厂电炉第一炉铁水正式浇注,武重新厂生产流程实现闭环。2010年5月,武重新厂历经30个月的建设,整体搬迁改造项目全面完成。武重新厂还在“两化融合”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企业投入4600多万元用于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目前,信息化终端设备已覆盖全公司二级单位,ERP的应用也实现了从产品设计向生产管理延伸,为武重建设数字化工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装备技改升级换代。武重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新厂建设从一开始就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的“三高”工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搬迁中,按照“购买一批、自制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淘汰低效、高耗能设备,新增以数控机床为主的重大型关键工艺装备和检测设备。进行自制技改设备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秉承“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信念,用自制装备武装自己,共有42台代表国际一流水平的超重型精加工装备落户武重新厂,成为武重高档重型数控机床永不落幕的展览厅,这一举措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行业的高度赞扬。武重在本次的搬迁改造中,装备的数控化率由原厂的5%上升为新厂的90%,基本实现了“用数控设备制造数控产品”的目标。加工装备数控化率的大幅度提高将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为武重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和技术保障。

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武重在搬迁改造过程中,以“摒弃低档产品、改进完善中档产品、依托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发展的需求积极研制高档产品”为原则,实现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全面技术升级。目前,武重主导产品已全部完成了高档复合化技术的全面技术升级,尤其是超重型机床全部实现了复合化加工,并向高精、高速、多轴联动、复合化、柔性化、智能化、环保等方向全面发展。

武重每年以销售收入5%以上比例提取科技研发费用,专门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目前,武重已基本形成了“生产一代,设计一代,研制一代,储备一代”的产品研发新格局,新产品的研发步入了良性循环。每年武重均有10多种新产品推向市场,产品结构和规格不断升级。2009年,武重自主开发研制的“XKD2755×570-2M型数控定梁双龙门移动镗铣床”、“CKX5363×95/160型超重型数控立式车铣复合加工机床”和“FB225A型数控落地铣镗床”,均是我国核电、水电、风电、舰船和航空航天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行业领域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其产品水平均达到了当代国际先进水平。

自主创新增强发展后劲之本

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根据国家重点支持行业及市场发展需要,武重结合企业产品专业化发展特点,整合科技资源,设立六个研究所进行新产品设计与研发,每个专业化所在自己的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每年在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规划,明确目标,贯彻落实新产品研发,为企业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用户认可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武重企业技术中心于2007年10月被国家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建立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武重从创新管理体制入手建立了由一是建立了创新管理体制。为保证创新决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及有效的管理,武重建立了由战略管理层、管理操作层相结合的决策科学、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创新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了技术转化机制。企业技术中心与各子分公司以技术合同为基础,明确各自在技术创新各个环节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科研成果商品化后在市场上的表现,从销售收入中提取相应的报酬,提高了技术创新的实效性,缩短了研究开发周期。三是建立了群众性创新体系。强化创新意识,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树立全员创新理念,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激发每个职工的创造性。四是建立了技术创新投入机制。2009年,科技投入7300万元,占销售收入的5.2%,新产品占总产值的45%以上。五是建立人才评价激励体系。2002年率先在武汉市实施企业“人才工程”,对从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一线生产工人中选拔出的思想素质好、业务技术精、善管理、敬业精神强、工作有实绩及对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专项津贴,通过激励机制,稳定了职工队伍,留住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生产一线关键岗位的人才。

打造产、学、研、用的创新平台。武重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体系,积极探索加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先后与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国内多家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在科研项目开发、国家重点项目的申报、实验室共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另外,积极申报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009年10月,经湖北省人事厅、省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重获建省博士后产业基地。2010年武重又获批建设机械工业高档重型机床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提升核心工艺水平。近两年,较多的国防项目选择了武重制造,他们看重的是武重一流的加工实力和制造工艺水平。在有中国一重、二重、东电、东汽和武重等著名企业共同角逐的某国防重点工程竞争性谈判中,武重凭借自身超强的制造实力、精湛的工艺手段一举中标。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委托,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生产国产航天器关键设备——箱体纵焊系统设备和环焊系统设备也由武重承担制造。

加快产品向高端发展。武重以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首台首套”政策为导向,开展国产重大设备首台首套新产品的研制工作,满足国家战略需求,树立本地骨干企业在国家产业战略中的主导地位。2009年2月,国家优先起动一批高档数控机床项目(重点是重型机床产品),武重成功申报国家重大专项3项。“高档数控重型、超重型机床关键功能部件技术升级暨产业化基地”项目获国家发改委立项。2010年武重又成功申报了“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通过借助国家专项支持政策,武重改进了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提高了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在极端制造、多轴联动以及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研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武重坚持产品自主研发自我创新为主,引进外脑借助技术为辅,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赶超先进一流制造技术的特色发展之路。武重企业技术中心以《产品发展中长期规划》为指导,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技术路线,与意大利SAFOP、意大利JOBS、德国WELTER、德国SMS•MEER等世界一流的公司开展共赢合作。2004年,武重与意大利SAFOP公司合资成立了武汉善福重型机床有限公司,引进了该公司UGL系列数控不落轮车床的整套技术。经过这几年的深入分析和消化,目前已基本掌握了该机床的结构特点和制造技术,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能精湛的员工,先后向国内外市场销售了10台该类型的机床。

营销开拓抢占机床高端市场

在国内市场上,武重生产的数控重型立车占市场份额60%以上,龙门铣、落地镗、滚齿机等产品分别占三分之一以上。去年武重在国内市场上击败强手,中标天津某公司1.6亿元大订单,涉及的4台机床均属国家首台套,也是武重推进超重型机床产品极限制造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其中,28米数控立式铣车床的最大加工直径达28米、加工高度13米,工作台承重800吨,刷新了此前由武重保持的加工直径20米、加工高度9.5米的世界记录。

在国际市场上,订购武重设备有德国MANFERRSTAAL公司、英国谢菲尔德公司、法国阿尔斯通、美国GE、日本东芝等,涉及发电、造船、钢铁、工程机械等多个行业,武重为其提供的产品发挥着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并为其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国际公司在购买价格不菲的重型设备时往往很慎重,尤其是对中国重型机床。然而近几年购买者纷纷从欧、美、日等老品牌国际制造商转向武重,其关键因素是武重在实施国际化战略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组织管理、产品质量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武重的市场目标是要尽快扩大国际机床市场份额,与世界先进制造业行家们同台竞技。2006年获出口订单600多万美元,2007年迅速上升至2600多万美元,2008年武重又获出口订单4760多万美元,而且出口的高档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比重越来越大。

通过深化改革和实施整体搬迁改造,武重踏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下一个五年,即“十二五”期间,武重从经营目标、技术创新、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将探索更加适应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些新体制和机制,打造出具有一流水平的现代装备制造企业。
相信随着武重新厂全面投产,一个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重型机床制造产业基地正在武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崛起,信心武重继续引领中国重型数控机床高端制造的潮流,跨入世界重型机床第一方阵。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全球领先橡塑高科技展 - CHINAPLAS落户深圳 盛大举行启动仪式,扬帆启航踏新程

上一篇: 暂无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adv@gmeri.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